冯小刚这一生都会用来后悔,如果他除了钱之外还有电影人的追求的话。因为没有几个导演,这一辈子有拍摄这样一个题材的机会。中国一共也没有几个国难,那么复杂的一段历史,将亿万中国人卷入的旋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灾难面前,每个人的选择……它本可以拍出一部真正经典的电影,但就被这样轻易浪费,在冯导眼里,它只值五个亿。
打四星,纯是相对水平比较而言,我给无极都会打三星的,吹捧的话就不说了,冯导都“国民导演”了,再吹就把他吹炸了。所以我只说不好的。
其实两种意见后面代表着两种角度。有人认唐山大地震是历史,就应该能表现真实,至少应该根据真人真事来改编。有人认为唐山大地震是电影,电影只要让人哭了就行了,至于是不是编的,有没有反映事实有什么关系?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我要真实不会去看记录片?”
不过请问一下,有多少人去认真找过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书和记录片去看的?能找到多少?去找汶川的,又能找到多少?看完了,你们会哭吗?
太多的事情,已经随死者而去。而活者亲历所见的,很多都深埋心底,说出来的,在经历一次次改编后,一次次为艺术和思想服务后,也可能面目全非。
一段人与灾难博斗,而且根本谈不上胜利的惨痛历史,在电影中被轻巧的偷换成了女儿与妈妈间的矛盾,婆婆与媳妇的矛盾,继父与继母间的矛盾,女主角与负心男友间的矛盾……生活剧中常见的各种家庭矛盾,让你如同在看那部室内剧《渴望》。而真正的矛盾——人与灾难,则被抛弃了。
从地震到方家住进新搭的木棚,这中间本来有无数震憾人心惊心动魄的事,但是,竟然直接跳过去,就开始讲震后了。
那它为什么不按它的小说原著叫《余震》,不按它的英文名叫《震后》,一定要叫《唐山大地震》呢?因为制作者心里也门儿清老实叫《震后》的话不可能有高票房么?所以不管怎么样先拿名字把你骗进影院,钱先拿到手再说。反正有了票房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中国导演忒幸福了,国产历史大片太好拍了。找个《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剧情,再扣一个大国难的题材,票房就到手了。
那么《集结号》当初直接改名叫《解放战争》,搭上主旋律快车,让政府投资,逼全明星免费出演,票房不是更高?反正不用研究历史,找部能弄哭人的小说就行了。历史不够催泪,就编个能催泪的来,真实卖不了几个钱,那就给他们上假的。
怎么那些真实的记忆反而不够苦情,不够让人哭么?还是另一种原因——太悲惨了,太让人不能接受了,所以要回避、和谐、修改?
—————引用一篇作者韩松的博文———————————
7月27日,我国最权威的新闻机构发表了一篇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的报道,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唐山地震30年纪念日前夕,唐山人对抗震精神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市委党校副研究员康继祥说:“地震灾难的惨痛可以遗忘,但抗震精神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我看了十分震惊,一位市委党校的副研究员,怎么可以从他口中说出“地震灾难的惨痛可以遗忘”的话呢?!这话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理解都是冷酷的。我实在不明白,连造成24万人死亡的地震灾难的惨痛都不愿去记得,又该怎样把所谓的“抗震精神”进行“理论上的升华”?!
看了这篇新闻,我又一次想起了30年前的今天由同样一家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那篇题为《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的消息,是对唐山地震的第一篇报道,对灾情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一笔带过。
这大概是为30年后的“遗忘”埋下伏笔了吧。我是越来越相信唐山大地震是真的不曾发生过的了。
当然了,没有发生过的不仅仅是唐山大地震了。从鸦片战争到文革,最好也都不曾发生过才好,中国人经历的一切惨痛和苦难也都是应该忘得一干二净的,留下来的仅仅是“一往无前战胜困难的伟大精神”。
————————————————————————————
“对灾情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一笔带过。”——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唐山大地震》
抹完眼泪之后,有多少人会想去真正了解过一下那段历史,对比一下电影究竟忽略和无视了些什么。
在这部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中,我们看不到:
1976年的人们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样的。
震前究竟有没有过地震预警,那么大伤亡是天灾还是人祸?有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在唐山,在陡河,在开滦,那一刻谁在战斗,谁逃走了,谁苦苦求生,谁趁火抢劫,人性在灾难中如何现出两面?
在灾难后历史是否真正得到了反思,下一次灾难来时是否可以不重演悲剧?
有一些人与事,可能就连唐山人自己都已经淡漠,但这不是它们被忘记的理由,因为在当年,它们曾真实的挣扎过,存在过。
据说“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几乎参与到整个创作过程。唐山市市长陈国鹰作出批示,原著中与主旋律不相契合的部分,一律要改,改成在主旋律上能够接受的。”“唐山方面不同意,冯小刚是没办法开机的。”
如果唐山(的领导们)需要的就是遗忘、回避和改编,那么,我们还得指望从哪看到真实的过去。
不过,冯小刚仍然不能把责任推给领导同志,因为他热爱被领导,并且十分享受一部被阉割后的电影为他带来的名声和票房,动辄宣扬要拿五亿,要拿这样一部片与辛德勒名单相比,宣扬成“中国人的心灵史诗。”
中国人的心灵史诗怎么就那么好写?连历史都不用读,找部小说就能拍?
花一个多小时描写的震后部分,又是否真实的刻画了震后的生活呢?
断臂儿子出外打工,一转眼就开着名车带着美人回来,有多少残疾打工者有这样的幸运?
女儿未婚先孕退学流浪,然后带着孩子一高兴就随便找了一老外嫁了去国外住花园洋房,又有多少流浪女能有这样的奇遇?
百万分之一的机率后,更大的神迹发生了,最后姐弟俩竟然在汶川坐在一个地方吃饭,就这么巧!
而原小说中一些女主角遭遇的苦难,更是因为“不美好”而被删去。
——再转一段李承鹏博文————————————
1976年的事情我还记得一件:那年我还很小,有天成都打金街上来了一个黑墩墩的小孩,十四五岁左右,他是专门打蜂窝煤的,就是把街坊家的煤渣子用一种铁模子打出成型的蜂窝煤,在那年代这是居家节约的好办法,很吃香。这小孩煤打得很结实,但不收钱,饭管饱就行,饭量奇大,一顿可吃五碗。我们不知其名就叫他五碗,街上常响起“五碗,打几个蜂窝煤”,就见他拎着煤模子跑去了,他吃饭的速度超过打煤的速度,有些像直接把一碗碗饭搁到胃里。
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孤儿,前年全家跟着姐姐嫁去唐山,因为唐山当时的工资较高,后来碰上地震全死光光了,就剩他跑回广元老家,可老家遇大饥荒,都吃一种白色的泥巴叫观音土,五碗说,那土吃了就是肚子胀,想放屁又放不出来,乡里很多人就拉不出屎来死了。
五碗说起这事从来都笑眯眯的,看不出一点悲伤,他继续打煤,继续快速吃饭,他对生活很满意,对新住所的避风程度也很满意(那是街边一根空置的下水道管子)。他大概在打金街工作了两个月,后来就被抓走了,因为有天凌晨运送战备物资的军车经过这条街,掉了一些罐头,他从睡梦中惊来,很高兴地捡,被一枪托砸翻,带走。
本来他也没事,可后来遇上“严打”(这称呼当年就有),为了凑人数,就以抢劫军车名目把他算上,就崩了。这也是一个地震的孤儿,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吃饭,为了一个罐头,就这么交待了。当时执行枪决是要先在解放牌卡车上游街的,我见过他混在其他一些犯人中间站在卡车车厢上,鼻涕拖得好长,晶莹且不断线,还在笑,那笑容绝对真诚和幸福。可能是执行前吃了顿罐头饭。
这些是不能拍成电影的。因为这是真正的悲剧。
关于悲剧的悲剧是,即使这样拍出来,最不满意的不是有关部门,而是人民,因为这太像他们的生活了,他们是来看电影的而不是来看自己的,你理解吗,人民是花了币的。所以要拍的话,只能是五碗长大了,还办了属于自己的蜂窝煤加工厂,有一天在出门讨欠款时,发现客户的妻子正是自己的姐姐,而客户可能还是当初开军车的司机,天哪,亲亲的姐姐其实是没死的,她活得还好,只是多了一些皱纹,姐弟倾述着离别三十年来的衷肠……
————————————————
所以在精心的严格的改编删除后,电影中再没有一个坏人,再没有一件丑事,全是误会别扭。世界是多么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苦难,当然全是老天不好。一切从领导需要出发,一切从票房需要出发。
先把历史替换成虚构的家庭矛盾,又用童话般的好运和相逢来和谐掉这些矛盾,就在这样的模式化的“心灵按摩”中,人们忘记了真实的失去,接受了虚构的团圆,心满意足的离开影院,不再思索,不再疑惑,真的以为一切都过去了。
因为人们潜意识中就是希望忘记苦痛,忘记真实,忘记教训,忘记责任,直到——下一次悲剧的来临。然后,痛哭,哀号,埋葬,忘却,抹杀,篡改,再直到下一次悲剧……周而复始。
我不是只针对《唐山大地震》,我针对所有这类的历史片,打着历史的旗号,然后开始编造。假的人物,假的事件,假的语言。于是当年的历史真实就渐渐被忘记了,只记得电影要灌输给你的。唐山大地震还是这么近的历史,就能这么干,那些描写五十年前一百年前的历史电影,要看到真实就更难了。电影人不该担负诚实的责任?那难道要靠历史课本?
如果只以票房论英雄,不论是否偷换了历史。那么也就难怪我们的成功学中没有诚实二字。也就难怪我们永远活在虚假中,连为之哭泣付费的东西都是假的。
因为真实的苦难总让我们麻木,压抑,逃避。只有虚构和改编后才能让我们“享受”的哭泣。因为精心编排的矛盾最后终能化解,一切苦难最后都变成了原谅与团圆,付完钱我们还要感谢国家和导演,让我们终于忘记了历史,只记住了主旋律文艺。
伪历史大片比恶俗的奇幻片更加恐怖,后者我们至少知道那是假的。前者也会有一部分人知道那是假的,但是小朋友们哭完了会以为那就是历史的全部。于是,再过一些年,真实就被埋葬了,只有虚假恒久远,一部永流传。
Read more at movie.douban.com